|
新闻热线:0598-8755992E-mail:zgmxzx@163.com
更多》明溪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明溪在线 > 专题 > 网络中国节 > 
【网络中国节•小寒】小寒: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2023-01-05 11:09:31  来源:  责任编辑:  
小寒: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小寒
摘自《二十四节气志》/宋英杰
  每年1月6日前后为小寒节气,冷气积久而寒,“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古人认为:“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但很多人根据生活体验认为:“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总体而言,北方冷在小寒的更多,南方冷在大寒的相对多一些。古人认为,小寒、大寒之寒温,即偏冷、偏暖具有指标意义。
  谚语说“小寒寒,惊蛰暖。小寒暖,倒春寒”,“小寒大寒大日头,来年开春冻死牛”。意思是只有小寒、大寒“冻透了”,来年开春之后才能顺利回暖。
  古人描述的小寒物语是: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大雁北迁,喜鹊筑巢,野鸡鸣叫。
  二十四节气中只有白露和小寒是完全以鸟类作为物候标识的。古人认为,“禽鸟得气之先”,鸟类在感知阴阳之气流转方面有难以比拟的天赋。
  古人以花、鸟、草、虫等物候表象为每个节气进行注解,每个候(每一天)有一个候应,即提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物候,作为这个候的物候反应。然后把每个候的候应统合在一起,组成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个候应。



  七十二候应呈现的是综合性的物候,其中关于花事的候应并不多,最著名的是惊蛰一候的“桃始华”和清明一候的“桐始华”。
  于是,偏爱“拈花惹草”的人们便另起炉灶,专门以花作为某些节气的物候标识,这便是二十四番花信风。
  二十四番花信风这一称谓,约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所谓花信风,就是某种花、某个方向的风,在某个时节应期而至,风而有信。
  于是人们在此时开放的众卉之中遴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作为花卉界的代表,“晋升”为物候指标。
  不过,各地并非每个节气的物候都能与花相关联。
  花信风始于小寒,终于谷雨,涵盖了从隆冬到盛春的八个节气而已。倘若长夏无冬的华南以花事来表征节气、物候,或许可以梳理出七十二番花信风。
  如果能够严谨地基于本地实际气候,相对精准地挑选一两种最能反映某一节气或某一候的时令之花,作为时令物语,不啻为一种具有烂漫意味的物候观测。
  风有常,花有信,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于是岁月含香。



工信部备案:闽ICP备2023009090号 闽公安网备 35042102000103号
中共明溪县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民主路9号
邮政编码:3652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8755992 举报邮箱:zgmxzx@163.com
投稿及网民意见收集邮箱:zgmxzx@163.com 联系我们
明溪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