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8-8755336E-mail:zgmxzx@163.com
更多》明溪新闻
更多》乡镇部门
更多》外媒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 明溪在线 > 中央苏区 > 
风展红旗如画丨当年鏖战急 青山人未老——明溪苏区革命烽火回望
2019-04-23 08:30:00  来源:林思翔  责任编辑:叶斌  

明溪古称归化,明成化六年(1470年)建县,为“汀属八县之一”。这里人少地广,然地多为梯田,“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土浅水寒,山岚蔽日”,耕作困难,收获无多。那时,农民辛苦劳作一年,到头来还不得温饱。一遇灾害,更是颗粒无收,断粮缺食。

天灾损失犹可怕,人祸危害更惨烈。鸦片战争以来,这块土地“军阀跋扈,地痞专横,烟赌林立,土匪猖獗,教育衰颓,实业不振,青年坠落。”农村广大农民深受地主地租与高利贷的剥削,苦不堪言。

1913年到1926年底,北洋军阀福建陆军第三师李凤翔部,盘踞汀属八县,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北洋军阀政府军周荫人部第49团也来明溪掠夺财物。1927年,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和地方军阀卢兴邦在明溪争夺地盘,为非作歹,吸吮人民膏血。

有压迫就有反抗。素有争强抗暴传统的明溪人民,早在“五四”运动期间,县城第一小学师生就联合社会各界人士,发电声援北京学生爱国斗争。“五卅”惨案后,明溪有识之士又举行示威游行,声援上海“五卅”运动。1926年冬北伐军入闽,一批共产党员到闽西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春,明溪青年张隆友、罗福钦等20多人参加了在上杭举办的“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或在汀州城举办的“训政人员养成所”后回到明溪,开展革命活动,深入农村宣传和组织农民开展斗争。

1927年5月,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发布《土地问题决议案》后,明溪的农民运动出现了新的局面。

1928年,在长汀读书的明溪籍青年黄礼嘉、邱文澜、黄凯、黄谟等加入共产党,他们利用假期回乡,宣传革命形势,秘密开展活动。1929年3月,党组织派邱文澜回明溪秘密发展党员,开展党的工作,并于同年成立了明溪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归化城市小组,直属中共汀州县委领导。从此,共产党的种子在明溪扎下了根,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明溪山野闪烁光芒。

毛朱率部入明溪  点燃熊熊革命烈火

1930年1月7日,毛泽东指挥红4军第2纵队,完成阻击敌刘和鼎部掩护主力出击江西任务后,按预定计划,向连城、清流、归化县挺进。16日上午,红四军第2纵队进入归化县的西部地区。红军行军走的是雪后泥泞溜滑的山路,队伍由清流县林畲兵分两路进入明溪盖洋。面对原生态山野,憧憬光明前景,毛泽东吟咏了气壮山河的光辉词章《如梦令·元旦》。

1931年7月6日,毛泽东又一次率部来到归化,朱德也一起来,视察指导归化新区域的革命工作。毛泽东住在归化城北部渔塘溪畔的“四贤祠”,朱德住在坪埠谢厝湾村吴家大厝靠水井边的右厢房。毛泽东到归化当天就向县民众教育馆借阅《归化县志》,并深入群众中询问归化肉脯干制作和价格情况,还在四贤祠召开贫苦工人、农民代表座谈会。第二天毛泽东、朱德在坪埠村口柿子树下草坪召开群众大会。其间,毛泽东还在坪埠村的万春桥上召开调查会,和老贫农拉家常,调查了解明溪商业、造纸和人民生活情况。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来到明溪后,党的坚强指挥和红军顽强的军事斗争,推动明溪大地土地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毛泽东率红军路过宁、清、归区域,沿路传播革命火种,坚定了当地人民的斗争信心,使苏区版图不断扩大,推动了红色政权建立。1930年3月18日,明溪3名代表秘密参加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选举成立了闽西苏维埃政府。标志着包括明溪县在内的闽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同年秋,成立了“中共归化县城市特别支部”,邱文澜任书记。

此时,红12军等部队数百人来到明溪西北部的枫溪和夏坊一带,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1931年7月初,红4军、红12军等所属部队陆续挺进明溪,击溃在明溪县城和东南、东北及西北区各乡反动保卫团,首次解放了明溪县,促进了明溪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发展。

1931年6月28日至7月1日,毛泽东接连三次从建宁发出指示信,指出明溪、清流、宁化和闽赣边区域是个好地方,群众基础好,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电令4军及3军团,不去顺昌和沙县,立即摆在将乐、归化筹款。以10天为筹款期。”要“以筹款和群众工作同样作为主要任务。”明确指出红4军以归化等县为工作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地方武装。在毛泽东指示信的推动和红军帮助下,7月5日,明溪县建立了临时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归化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全县筹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并普遍开展了打土豪运动,部分地区还分了田,一大批青年参加武装队伍。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正式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此,归化县列入中央苏区版图,成为中央苏区21个组成县之一。

由于红军的不断推进,解放了广大地区,各地党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和武装斗争进一步发展。“中共福建省归化县工作委员会”也于1931年11月成立。县成立游击队,各乡村成立赤卫队,此后又成立县赤卫总队,后来又发展成游击队独立营、独立团。至1932年底,有90%的农民分得土地。

当然,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发展和保卫苏区的斗争中,一大批明溪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明溪第一批共产党员、也是明溪第一个党组织的创建者邱文澜与其妹邱惠莲,在对敌斗争中光荣牺牲,成了闻名明溪的“邱门双烈士”。1933年2月,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为害,削弱了苏区的革命力量。此时,国民党反动派正对中央苏区进行第四次反革命“围剿”,敌卢兴邦部进占明溪、清流两县城及大部区域,明溪的革命随之转入低潮。

东方军纵横驰骋 迎来苏区鼎盛时期

1933年7月,按照中共临时中央的战略部署,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以红3军团为基干的东方军进入归化苏区作战。1934年1月初,遵照中革军委命令,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红3军团和红7军团从广昌出发,第二次进入闽西北,挺进宁清归一带,开展军事斗争。东方军两次入闽作战,第一次历时近三个月,第二次两个月,恢复和开拓了纵横数百里的苏区,发展了革命根据地;消灭了大批敌军有生力量,促进了第19路军将领联共反蒋;为革命战争筹集了大批款项、物资、武器。就明溪而言,东方军入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光复明溪县,打击反动势力。1933年7月,东方军在围攻宁化县泉上土堡的同时,于7月9日首先光复明溪县,解放了明溪、清流全境和宁化东北大片土地。

党组织发展壮大。东方军进入宁清归期间,在“一切为了战争”的号召下,帮助建立政权,发展地方武装,壮大党组织,完成了福建省委提出的“在年底前全省发展党员数一万名,其中归化、清流县800名,宁化1000名……”的任务。

苏维埃运动蓬勃发展。东方军第二次入闽作战后,1934年冬,经各区、乡工农代表的选举,成立了归化县苏维埃政府,标志着明溪革命斗争进入鼎盛时期。在党组织和红色政权领导下,明溪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和支前工作,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保卫红色政权等全面有序展开,并取得出色成绩。

特别是雷厉风行地开展分田斗争,把土地革命引向深入。苏维埃政权通过建立领导机构、宣传发动群众、清查田亩、土地分配四个步骤,广大农民都分得土地,耕种热情高涨,旱季作物产量比上年增产一成。

开展发展经济运动。为保障红军军需物资供给和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明溪苏区党政认真贯彻中共关于发展经济指示,加快发展经济。除农业外,还采取了统一财政收入,节省开支、发展商业、废除苛捐杂税、组织合作社、发展轻工业、发展金融事业等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取得了很好成绩。

教育文化事业也有了发展。苏区机关、部队、学校、农村普遍建立了俱乐部和列宁室,组建文艺宣传队、歌咏队等。发行各种进步报刊10多种。县、区设立卫生委员会,乡、村设卫生防疫小组,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卫生防疫运动。主力红军在苏区设立的战地医院,也对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岁月定格历史 铭刻当年光辉史迹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革命战争在明溪留下了许多史迹,它们承载了许多红色故事。如今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成了对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财富。苏区时期,东方军司令部所在地的御帘村和“归化之役”发生地的铜铁岭,更是人们瞻仰、探访和了解那段历史的实地,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出明溪城往东一个多小时车程就到了夏阳乡的御帘村。群山环抱的小山村,不大,然很美,黛瓦粉墙,小溪流水,村边地头一派清绿。这里虽处山区腹地,当年却是古驿道经过之处,是沙县通往明溪的必经之地。相传南宋末年左丞相文天祥护送国母杨淑妃携赵昰、赵昺二王,从温州乘船避元兵逃难,途经之地文天祥曾赋诗曰:“山村何取御帘名,大宋南征重此行。珠箔忽因风卷去,芳名留与世恩荣。”这就有了御帘这个村名。

有着传奇故事的御帘村,苏区时期东方军两次入明,均驻扎于此,战地指挥部设在张家祖祠内。彭德怀、杨尚昆等领导同志就住在这里。如今这座祠堂保护完好,门前一副对联赫然写着:“彭帅功德永怀青史,杨公风尚堪比昆仑”,巧妙地把彭、杨名字嵌入并彰显他们的功劳和品德。村里当年的战地医院、红军战壕哨所、革命烈士墓等保存完整。如今村里建起了展馆,展出革命史实。走进御帘村,谒访遍布村间地头的革命史迹,仿佛走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斗争的伟大与惨烈。

明溪与将乐交界的铜铁岭战斗,是红军粉碎国民党进攻苏区计划的重要战斗。

如今在战斗发生地的山上立有纪念碑,供人瞻仰和缅怀。史称“归化之役”的战斗发生在1934年3月间。国民党东路进剿军第10师在国民党空军支援下,由将乐白莲出发进入铜铁岭地带欲犯明溪。我红一方面军红7军团3000多名指战员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率领下与敌交战,战斗极其激烈,我军收复了归化城。这次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中著名的敌我力量悬殊的一次战斗,它拉开了第五次反“围剿”东方战场战斗的序幕。战斗胜利后,红7军团受到中革军委的表彰,军团领导人被授予二等勋章。在这次战斗中明溪人民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一批优秀的革命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在铜铁岭的高地上耸立起了5米高的书状纪念碑,旨在希望后来者不忘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惨烈战斗,不忘英雄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而献身的历史篇章。

远去的战火硝烟,幻成心头的永恒记忆。回望历史,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放眼当下,明溪广袤大地,风展红旗如画!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工信部备案:闽ICP备11000078号-1 闽公安网备 35042102000103号
中共明溪县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民主路9号
邮政编码:3652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8755992 举报邮箱:zgmxzx@163.com
投稿及网民意见收集邮箱:zgmxzx@163.com
明溪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