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说:一支笔抵得上一千条毛瑟枪。如果说红军精神是中国革命的旗帜,那么红色标语就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它不仅是过去的历史记忆,而且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生动教材。我县作为原中央苏区县,当年红军创作的不少红色标语今天依然保存完好,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位于城关乡罗翠村村部旁的官厅民居是当地的罗姓祖宅,有上百年的历史。墙体斑驳,但部分红色标语还是清晰可见,比如“杀死大刀会童子兵师父, 守望队是保护豪绅地主的工具”“当红军是为自己谋解放”“当红军是自己唯一的出路”等。 城关乡罗翠村村民 罗裕隆:“当年红军来的时候,听说大概来了一个团,是彭德怀率领的东方军,就住在这片的屋子,还有下村的黄坑树那,也住着有。老房子墙上有很多标语,至今还保存。” 这些红色标语在宣传革命道理的同时,还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如今,我们也可以从其内容和落款上,看出当时的一些社会信息。当时的民间自卫组织“大刀会”依附国民党政府为非作歹。红军发动群众,建立“工农革命委员会”,带领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 城关乡罗翠村村民 罗裕隆:“当时,红军要去往宁化,需要途径这里的小路,但不懂路,我的一个伯伯就给带路......我的两个伯伯都是给‘大刀会’杀害的, 其中一个大伯参加了红军,在盖洋小蔗坑那给‘大刀会’杀害。” 红军的到来,震慑了当地的“大刀会”。红军留下的红色标语唤起了当地工农革命的决心。 据记载,1931年7月5日,红军第一次解放明溪,成立了归化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也就是临时县苏维埃政府。同年冬天成立了中共归化县委。1933年春天,归化县城沦陷,7月9日,彭德怀率领东方军红三军团五师第十三团再次解放归化。 时过境迁,这些红色印记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模糊,但其中的革命精神却永不褪色,代代传承。近年来,明溪县相关部门已逐渐对这些革命遗迹进行了保护和修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