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8-8755336E-mail:zgmxzx@163.com
更多》明溪新闻
更多》乡镇部门
更多》外媒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明溪在线 > 中央苏区 > 
风展红旗如画丨都说下汴村的廊桥古朴,原来里头还藏着这段“军民鱼水情”的红色记忆
2019-04-08 17:30:00 肖燕平、蒋志勇 来源: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叶斌  

明溪城关乡下汴村原厝坑自然村有一座清代古廊桥,这座廊桥见证了当地200多年的变迁,也烙印上了不少动人的红色故事。忆苦思甜的村民通过代代相传讲述红色故事的方式,追思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常听老人家们讲,红军1930年到过这里,1933年秋冬也有过来,当时就住在原厝坑村......”下汴村的罗后德老人就是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

据了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多次进驻下汴村开展革命活动。1933年7月初,彭德怀率领东方军进入宁、清、归地区。9月初,归化独立团派遣一支10多名战士的队伍配合省苏维埃政府下派的工作队员,深入下汴村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抗租和抗高利贷斗争。他们分驻樟树垄、杉林下、原厝坑等自然村,保护秋收,随时准备阻击敌人的骚扰破坏。

城关乡下汴村村民 罗后德:“当时红军经过也是从廊桥这走过去。为了不侵扰农民 ,红军们就把门板放到大厅里头睡觉,住不下的就住在廊桥这,有的就在这的楼上。”

据罗后德讲述,红军驻扎时,村民了解到红军是救苦救难的部队后,就热心拥护,在吃住上多有照顾。他的伯母就曾为红军战士编过草鞋,至今家里还留存着当年编草鞋的工具。

城关乡下汴村村民 罗后德:“红军们吃完就会和村民结算钱  ,比如拿红军粮票、红军钱,都会按当时的价格结给村民。有两个妇女就在那帮忙红军煮饭、补衣服、做草鞋......我一个伯母她七十多岁回忆说,当时国民政府为了控制红军 ,食盐不给村民按人口分配 。红军一来盐不够吃,迫于形势,村里的一位老人家就按土方法去山上采一种叫‘咸梗梗’(学名:盐肤木)的野果,然后煮水,煮出来的水当盐来食用。”

穷苦百姓翻身之日,就是土豪劣绅威风扫地之时。据说,当时当地有个逃到外乡躲藏的富户,知道家里被查抄,谷子、财物被分发给穷苦百姓,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勾结土匪凑集一支不足10人的还乡团,妄图进犯下汴村。

红军一支队得到群众举报,早有防备,在当地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提前在高平廊桥附近设伏,10多位战士居高临下,长短枪齐射,当场击毙1人,打伤数人,打得匪徒连滚带爬,慌忙逃窜。高平廊桥一仗打退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护了秋收,保障了苏区筹款、扩红工作的顺利开展。

城关乡下汴村村民 罗后德:“这个标语是写着‘打土豪分田地 红军二排宣’, 还有一个是‘欢迎童子参加红军’这也是红军二排宣的。”

如今,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远去,但这段军民鱼水情的历史依然深深烙在下汴这片土地上,一个个红色故事通过村里人口口相传,流传至今,时刻提醒后来人身体里流淌着红色血液。


工信部备案:闽ICP备11000078号-1 闽公安网备 35042102000103号
中共明溪县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民主路9号
邮政编码:3652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8755992 举报邮箱:zgmxzx@163.com
投稿及网民意见收集邮箱:zgmxzx@163.com
明溪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