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日渐转暖,明溪县的冬候鸟正陆续分批集结准备北归,而夏候鸟的先锋部队已经飞抵明溪县。 迁徙季,候鸟飞 3月1日,工作人员在明溪县的南山湿地清晰监测到灰头麦鸡14只,它们时而低空飞行鸣叫,时而游走觅食。灰头麦鸡是典型的夏候鸟,也往往是夏候鸟开始迁徙的先头部队,它的到来标志着今年夏候鸟和冬候鸟的迁徙活动已经开始。 “明溪鸟,知多少,飞时不见云和月,落时不见山边草。”这几句当地流传多年的谚语展现了春秋两季候鸟迁徙的盛况。明溪县位于东亚 — 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上,每年都会有数百万只候鸟过境明溪,在这里“加油、补充食物”。每年的3月至5月,是各类候鸟迁徙高峰,明溪已经进入观赏迁徙候鸟的最佳季节,市民不妨带上观鸟设备去上述地方见证候鸟迁徙盛况。 明溪首次发现灰头麦鸡 春季是野生鸟类迁移高峰期,做为国内三大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明溪县,入冬以来,慕名前来明溪观鸟的鸟友们颇有眼福,接连在夏坊乡水口水域、盖洋镇城岚溪水域、城关乡罗翠等湿地不但欣赏到了大量越冬鸳鸯,还发现了绿翅鸭、小天鹅、斑嘴鸭等罕见冬候鸟。3月1日明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技术人员又在城东村的南山湿地监测到14只灰头麦鸡,这一发现填补了明溪县灰头麦鸡的记录空白。 3月1日,南方多雨的南山湿地上空突然出现的黑白相间一群类似海鸥的飞翔野鸟,吸引了明溪观鸟协会张峰老师的眼球,作为明溪资深的鸟友,立即做出判断:明溪县没有记录过的好鸟,并用随身手机拍下了一组模糊的影像资料。接到消息赶赴现场的明溪国野生动物监测站技术人员,通过长时间的伪装蹲守,锁定目标、对焦、快门随着一系列的快门声的响起,专业的长焦镜头终于收录了这群天外神秘来客。 神秘来客是什么身份?通过查阅资料,认真比对图谱资料,明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肖进神工程师在省上专家的指导下确认了以下特征:头颈部灰色,眼周及眼先黄色。两翼翼尖黑色,内侧飞羽白色。尾白色,具一阔的黑色端斑。喉及上胸部灰色,胸部具黑色宽带,下腹及腹部白色。冬羽似夏羽,但头及胸带褐色。与灰头麦鸡特征一致。 据肖进神工程师介绍,灰头麦鸡在明溪属于首次发现,在明溪属于迁徙过境的夏候鸟,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物种,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为候鸟越冬撑起保护伞 为了保护候鸟安全越冬,打击非法猎捕候鸟的行为,明溪县人民政府及时在全县开展了候鸟保护专项行动。利用春节村民返乡省亲的有利时机,制作发布精美的保护野生鸟类宣传标识、公开举报电话,大张旗鼓地深入乡村、居民点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加强对候鸟越冬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集群活动区等重点区域的野外巡护和看守,严防和依法打击使用网捕、毒药等违法工具乱捕滥猎候鸟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动。县林业部门也呼吁市民,爱鸟护鸟,保护明溪生态环境。 如发现有非法捕猎野鸟或买卖野鸟等情况,请及时向本县各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举报。举报电话:0598-8758110(肖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