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少农村的垃圾池是房子式的。这种垃圾池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垃圾随地堆放问题,但是,也存在着垃圾池小、口窄,存储量少,清运难等弊端,加上一些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扔在池门口,造成垃圾露天堆积,苍蝇满天飞的脏乱差现象。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瀚仙镇想出了一个妙招。 近日,瀚仙镇组织一台大型钩机,对大焦村最后一座房子式的垃圾池进行拆除。随着这座垃圾池的废止,瀚仙镇从此告别使用垃圾池,房子式的垃圾池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绿色、美观且带有盖子的垃圾桶。 瀚仙镇共有11 个村,企业多、居民点集中,垃圾量大,全镇日产垃圾约7 吨,原有56 个房式垃圾池。过去,垃圾回收靠人力铁铲,每个垃圾池要清理一个小时左右,加之,村里聘请1-2 名保洁员,每月人均1000多元的保洁费用由村财承担。 为了解决垃圾池带来的困扰,瀚仙镇创新卫生保洁、垃圾清运管理,率先在全县推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新举措。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宣传服务活动;投入17 万元,拆除56 个垃圾池,添置了461 个美观便捷的垃圾桶。每个村根据村的大小,设立了4-8 个垃圾桶集中堆放点,每个点放2-6 个垃圾桶。 垃圾池没了,垃圾由谁清运呢?瀚仙镇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将村里的垃圾清运、保洁、道路绿化等工作由当地一家环保服务公司承包,统一管理。目前,清运垃圾由原先一个垃圾池清理1 小时缩短到现在每个点仅需5 分钟。 近年来,瀚仙镇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入手,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2008 年被命名为“ 国家级生态乡镇” ,龙湖村等7 个村建了7 座人工湿地。2010 年以来,瀚仙镇石珩村、岩里村、连厝村、龙湖村被评为“ 省级生态村” ,大焦村等4 个村被评为“ 市级生态村” 。(曾德林、刘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