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8-8755336E-mail:zgmxzx@163.com
更多》明溪新闻
更多》乡镇部门
更多》外媒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明溪在线 > 八闽新闻
【砥砺奋进的五年】“红土地”上长出“幸福果”—— 西际村的脱贫致富之路
2017-08-30 11:29:12  来源:  责任编辑:许静娴  

“嫁女不嫁西际男;吃饭靠返销,穿衣靠救济。”看着眼前的西际村一派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你很难想象这是它过去给人的潦倒印象。如今的西际已然旧貌换新颜。8月15日,“砥砺奋进的五年”三明市网络媒体走基层的记者们走进三元区西际村,探寻西际的富民兴村之路。

沿着蜿蜒盘旋的村道,记者们驱车前往西际。脚下的这条水泥路全长3.47公里,在去年刚刚完成了拓宽,是三元区第一条6.5米宽的村道,让整个进村的路途变得轻松方便许多。要知道过去西际之所以穷,很大程度受制于糟糕的交通条件,当时通往外界只有一条淤泥小路,到外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只能用肩膀挑,在途中需要耗费大部分的时间精力,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如今,这条改良后的村道极大便利了西际与外界的交流,成了西际村发展必不可少的“快速通道”。

“希望西际村发展步伐再快一些”。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西际村调研时留下了这句嘱托,这句话至今激励着一代代西际干部努力带领村民实现脱贫致富梦。

西际的柑桔以其细嫩多汁、清香味美的特点闻名遐迩,也是当地村民最为倚仗的经济支柱。早在上世纪70年代,西际就有种植柑橘的传统,但由于当时荒山成片,还只能小规模地粗犷生产;缺乏支柱产业,再加上贫瘠的梯田年年欠收,西际的贫穷在三元是出了名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西际,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组织党员干部打响了向荒山进军的第一仗。干部带头,村民效仿,开荒造林种果,率先在三元区消灭荒山,在脱贫致富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九十年代,习近平曾在调研期间指出,“西际要寻找既有当地特色、又符合群众切身利益的路子……高位嫁接办法很好,可以帮助村民发家致富。”在习总书记的鼓励下,西际的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把红旗插到底,通过开荒种果、科技兴果、市场旺果,将西际逐渐打造成富有规模的优质柑桔产地。如今,西际的柑桔果园从早期的200亩发展到4100亩,年产值超过2000万斤,真真做做到“家家有果园,户户有增收”,西际的柑桔也搭上了飞机运往全国,走向东南亚。眼下又快到了丰收的时节,看着漫山的柑桔逐渐由青泛黄,村民的脸上也洋溢起了由衷的微笑,小小的柑桔让西际村民真实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红色文化村,是目前西际村积极打造的一张旅游名片,村里至今仍悉心保存着“红军泉”、“树德堂”、“余宁助客栈等”等重要红色遗址,红色血脉在这片土地上厚植流淌。

“树德堂”,又称“余氏宗祠”,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当年红军存放食盐、布匹等物资的重要枢纽。1933年至1935年期间,国民党为了给中央苏区施压,对全国的食盐施行垄断,尤其在福建设重兵把守,切断了闽南到江西的运输路线。在革命志士余宁助和“武斗士”的帮助下,红军在西际以 “余宁助客栈”为掩护建立起革命秘密会点,收容被白军追击的红军战士;同时,将树德堂作为物资采购站,由西际村的党员干部群众从大田、永安、泉州等处零散购买食盐等物资,存放于宗祠内,待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转运到明溪、清流、宁化、瑞金等中央苏区,为中央红军军事斗争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八十多年,时光荏苒,岁月的痕迹早已斑驳了遗址,但每每提起那段军民鱼水情深的峥嵘岁月,村里的老人仍然记忆犹新。

近年来,西际村通过整合村内樟树洞河道地势地貌、红色遗址、古树群等乡村旅游资源,如新建柑桔采摘园、民宿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力图通过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真正实现家门口的脱贫致富梦。我们对西际村的未来充满希冀。(叶斌 文/图)


工信部备案:闽ICP备11000078号-1 闽公安网备 35042102000103号
中共明溪县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民主路9号
邮政编码:3652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8755992 举报邮箱:zgmxzx@163.com
投稿及网民意见收集邮箱:zgmxzx@163.com
明溪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