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8-8755336E-mail:zgmxzx@163.com
更多》明溪新闻
更多》乡镇部门
更多》外媒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明溪在线 > 明溪旅游
客家女神惠利夫人信俗
2017-07-27 16:53:00 夏天 来源:  责任编辑:夏天  

 

 

流传于闽西、赣南的客家女神惠利夫人信俗产生地是福建省纯客家县之一的明溪县。明溪人最敬重的女神是五代十国期间的一位妇女,名莘七娘,后来登临神位,皇封惠利夫人。

事情的起因是建都金陵(今南京)的南唐国,趁闽国内乱(王氏子孙为争夺王位,上演了一场弑父杀兄刃弟的闹剧),以平叛为名,发兵征伐。然而君臣也知道伐闽并非易事,那时的闽国森林茂密,山峦绵延,草木丛生,地广人稀,天气暑湿,烟瘴疫气弥漫,蛇兽横行,蚊虫猖獗。于是,为保障军士们作战能力,朝廷决定征招一批医工随军救护。

祖籍甘肃省天水郡的莘通,出身于医药世家,流落在秀州华亭住家,时年已临届花甲,被列入朝廷征招医工的名单之中,不日就要随军出发。

莘通有七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叫七娘。七娘自幼聪颖,从十岁起跟随父亲学医,从识药采药学起,再学医理、医术、医方,最后学临床救治,到十六岁的时候已多次代父出诊行医了。她在行医过程中,认识了外村的一位采药青年叫莘刚,并且连续三次定了婚期。可是每一次将要举行婚礼时,莘刚作为男丁就要入伍出征。

不久,差役前来要带走正在生病的莘通去做攻打闽国的随军医工。七娘知道年老的父亲受不了长途行军跋涉之苦,也受不了南边的暑湿天气,更受不了上百人的救护劳累。于是,她毅然挺身而出,女扮男装,取名莘毅,代父随军当医工。自始,她成为秀州第一个在册的女医工,也是伐闽大军中唯一的女医工。

公元944年五月,南唐国平叛伐闽大军开拔。经过十多天的行军,翻越武夷山进入当时闽国控制的福建西北部。又沿蜿蜒崎岖山路走了好几天,到了一个叫“明溪”的地方时,搭起竹棚就地休整。

此时已进入夏季,雷雨频发,热浪滚滚,狂风掠地,湿气袭人。不少士兵不适应当地昼燥热晚寒凉的水土气候,病员日益增多。不久,瘟疫开始流行。七娘夜以继日救治,随带的药物用完了,就请当地村民作向导,上山采药。正当她竭尽全力抢救病员的时候,有一天从附近集结大军中抬过来一位病危的校尉竟是与她已三定婚期的丈夫。

大军开拔了,只留下医工和生病的军士。七娘呕心沥血救治瘟疫病员,可回天无力,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和一批军士遗恨黄泉。

在明溪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七娘就地安葬了丈夫。虽然她和丈夫只定了婚期却未正式成亲,但七娘认了,执意留在明溪为丈夫守墓三年。

七娘在明溪护墓守墓期间,民间也爆发了瘟疫,七娘又夜以继日地为救治民众采药治病,明溪许多大山深林留下了她寻药采药的足迹。她还走访隐居的名医,结合自己行医和在军中抗瘟疫的经验,研制出两张抗瘟疫的良方:一张是治疗方,因药丸像马屎,也叫马丸、马方;另一张是预防方,用多味中草药泡茶饮,所以也叫茶方。久而久之,她融入了民众之中,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明溪化”,民众把她当自己女儿看待,她也认了“七个娘八个姐九个妹”。不幸的是由于多年劳累过度,在一次采药跌伤后竟一病不起,殒命客乡。当地民众以最隆重的葬礼把她安葬在南关溪神公竺地段。

二百年后,七娘的灵魂不甘寂寞,在明溪驿站月夜吟诗,一过客听到后将诗写于墙壁上。其诗曰:

妾身本是良家女,幼习女工及书史。

笄年父母常爱怜,为选良人作鸳侣。

五季乱兮多寇盗,良人被命事征讨。

因随奔逐道途间,忽染山岚命丧夭。

军令严兮行紧急,命既殁兮难收拾。

遂将骸骨葬明溪,数尺孤坟空寂寂。

屈指今经二百年,四时绝祀长萧然。

未能超脱红尘路,妾心积恨生云烟。

当地民众看到此诗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立即在墓前建了一座小庙祭祀,这个小庙叫祖庙。汀州府巡检李实路过明溪,见小庙太过简陋,有碍民众祭祀,立即上报汀州府,并筹款在夹龙溪东边建了一座大庙,后来称为下庙。受其影响,周边一些县也陆续建起了祭祀莘七娘的庙。

不知过了多少年,被民众超度的莘七娘游魂被南海观音菩萨发现,带回南海普陀山修炼。因莘七娘有善根,经多年修炼,脱离红尘路,入法门成道,学到了观音菩萨亲授的三种自我应身口诀和十种咒语。临回人世间时,观音菩萨又教导说:“徒儿!你可谨记:行仁莫露脸,惩恶可留名。”故此,人间有青年、中年、老年和封脸的惠利夫人金身坐像。

莘七娘英灵回到人间后,一心一意行善护民,除恶驱害,灵迹显著,四方传扬。各地的信众越来越多。

香火的鼎盛,信众的广泛,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宋代帝王以神道治国,礼待百神。于是根据明溪地方官员的奏报,钦赐庙名“显应庙”,赐坊名“五季忠贞”,敕封莘夫人为“惠利夫人”,后又加封“福顺夫人”。

朝廷的册封使莘夫人有了皇封的名份和地位,成了八闽中朝廷正式认定的一位神袛。明溪人欣喜若狂,立即将夹龙溪上的木桥称为惠利桥,至明朝永乐年间建成单拱石桥后,仍称为惠利桥。乡人还在庙前立起石坊,名曰“夫人坊”。而清帝又对莘夫人加封为“灵应夫人”“普佑夫人”。至此,莘夫人有四顶身份桂冠,成为八闽中闻名遐迩的女神。

公元1276年,宋丞相文天祥护送幼帝御驾南征,路过明溪,夜宿明溪驿站,在前往下庙观瞻时,被莘七娘的高风亮节感动,于是题壁留诗。诗曰:

百万貔貅扫犬羊,家山万里受封疆。

男儿若不平妖虏,惭愧明溪圣七娘。

文相的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闽西赣南各地先后建起二十多座供奉莘七娘的庙宇。

至元末时,福建行省左丞陈有定看到下庙进香信众十分拥挤,就在西清街又盖了一座宏伟壮观的新庙,俗称上庙。后来坪埠村又一字排开盖了贞义夫人庙、老太夫人庙、封脸夫人庙,连同墓前的祖庙共六座庙宇,全是祭祀莘七娘的夫人庙。一段时间里,闽西、赣南共有主祀配祀莘七娘庙宇数十座,信众达数十万人。各地庙宇香火旺盛,热闹非凡。

民间传言,惠利夫人英灵灵验,神功尤著。她在明溪地界常常显灵灭匪、御寇、杀蝗、抗涝;她阴助了陈有定消灭连城冠豸山的巨寇罗天麟;她在清流深夜显灵求雨抗旱;她在宁化边界显灵智灭花贼严魁;她在永定显灵赐药护幼等。她的灵迹无所不在,甚至达到了隔海显灵的地步。许多民众亲切地称呼莘七娘英灵为“夫人嬷”。

最早将莘七娘事迹写上史书的是南宋朝散大夫胡太初和知州事赵与沫。他们编撰的《临汀志》和后来杨澜著《临汀志考》皆有记载。为此,胡太初还写了一首七绝解说了莘七娘成神的缘由。诗曰:

裙钗代父赴闽关,妙手施医效武场。

寒夜诗吟传幽怨,一朝庙食坐神坛。

自宋以来,许多达官显贵和名士亲临明溪显应庙观瞻,纷纷题诗题联,留下大批颂词和墨宝。其中,文天祥的题壁诗蕴含勇往直前的气势,影响深远。此外,明福建左布政司姚龙、进士张永隆、林则方、知县赖永正、教谕赵智、守戎王臣,清中军陈殿鼎、教谕柯寿亨、诗人谢绍谋的诗、文、联(其中柯寿亨的对联为福建历史上第一长联),都给后人以巨大的激励与启迪,一次又一次地扩大了惠利夫人莘七娘的影响。

惠利夫人信俗,自南宋开始,历经元、明、清、民国发展提升,逐渐形成固定格式。主要有四个阶段:春节、清明、六月诞辰、十一月成道。以六月庙会最热烈,称为惠利神节。

六月十一是惠利夫人的诞辰日。六月初五,是迎接朝廷御赐惠利夫人袍带日,初六是为惠利夫人沐浴日,初六、初七、初八是请知名戏班酬神日,初九、初十为惠利夫人诵经作蘸日,初十晚为惠利夫人暖寿。从十一起,惠利夫人出巡三天。届时全城张灯结彩,宾客盈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街小巷热闹非凡,人神同乐,城乡共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级政府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重视,确立了中国文化遗产日和活动主题,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经过历史的推进和时间的衍化,如今全省女神信俗遗产形成了梯级结构。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早在2008年6月7日,临水夫人信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惠利夫人信俗则于2012年12月24日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省信俗类文化遗产,以宣扬“忠、孝、节、义”的惠利夫人形象和崇奉弘扬惠利夫人“忠孝、仁爱、济世、护民”的高尚精神。

在福建省的女神系列中,惠利夫人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她是地地道道的客家女神。她不是本土籍贯,也不是本土出生,她祖籍天水郡,是黄河流域的中原人。

一个祖籍中原的女性因替父应征而流落到闽西北的明溪,在明溪生活了多年,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都明溪化了,明溪人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她不但病逝后葬在明溪,二百年后,其游魂以“月下吟”形式向明溪驿站发出超脱的呼救,她还是把希望寄托于明溪众乡亲。她后来得道成神,也就成了客家人敬奉的客家女神。

历史上的一位普通民女从代父应征至随夫同行,从施医施药济世救民到成神就圣,最终成为位列妈祖为首的福建女神前列,受到历代万民敬仰。其爱民护民佑民救民的高尚精神,如天地般悠久,似日月般光辉!(李云生)


工信部备案:闽ICP备11000078号-1 闽公安网备 35042102000103号
中共明溪县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民主路9号
邮政编码:3652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8755992 举报邮箱:zgmxzx@163.com
投稿及网民意见收集邮箱:zgmxzx@163.com
明溪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