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0598-8755336E-mail:zgmxzx@163.com
更多》明溪新闻
更多》乡镇部门
更多》外媒视角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明溪在线 > 文苑天地
回到童年
2016-06-07 10:46:00 张雪英 来源:  责任编辑:张雪英  

母亲在世时是建瓯城里的一名小学老师。记忆中的母亲心灵手巧,思路开阔,富有创意,哪怕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蛋壳,经她一番装饰,竟能成为艺术品,比如虎头、京剧脸谱等等,无不栩栩如生。类似变废为宝的事例,在母亲的身上不胜枚举,印象最深的是用麦秆编结成的小海螺,能滴滴滴地吹响,好看好玩。

那年头吃粮食是定量的,生孩子是放开的。母亲吃得少却产得多,相继生了好几胎,也不知道为什么,等到生下我就打住了。按照排行,母亲给我取了一个乳名叫小六。这乳名,总让我感觉自己永远都长不大,记忆的闸门也每每牵挽我年光倒流,儿时可再。

跟所有的小孩子一样,小时候我也很向往过年。我们家里过年大概要数剪纸贴窗花最热闹了,一张张彩纸经母亲的一双巧手折折叠叠,剪剪裁裁,很快各式各样的人物、花草、虫鱼、鸟兽就活灵活现地跃然眼帘,十分惹人喜爱。每当这个时候,三个姐姐总是争先恐后地给母亲打下手,又裁纸来又刷糨,有说有笑还有唱,那个热闹景象,令我终生难忘。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们家是不到十五月就圆。自从大姐出嫁以后,每年的中秋节母亲都要提前一天过节。每到农历八月十四,姐夫和大姐就会回家,母亲张罗一桌饭菜,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得以团圆。这样一来,等于一个节日过两次,虽说十五的饭菜不如十四丰盛,但菜里的油明显要比平时多些。

中秋节这天吃得不是很好,玩得却很开心。在建瓯,中秋前后正是籽瓜成熟的季节,这种瓜一般也就比碗口大些,母亲就在瓜顶处小心翼翼地切开一个小口,掏出瓜瓤,将瓜壳制成灯笼给我玩。那时正值文革,艺术是要讲政治的,母亲就在瓜皮上雕刻出两个小孩抬“忠”字的图案。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忠”字还用了一颗“红心”作背景,看上去就像是两个小傻瓜抬着扑克牌上的红桃A,实在好玩,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俊不禁。

但最好笑的事情还是端午节挑喜粽。

母亲的一生钱不多,花样却很多,即便是普通的粽子,也能裹出牛角状、三角形等不同的形状。最好看的是母亲裹出的“枕头粽”,粽身瘦长,中间凹陷,两头翘起。母亲说,古代的黄杨木枕就是这个形状,并教我背诵唐诗《酬凌秀才惠枕》:“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空心想此缘成梦,拔剑灯前一夜行。”

母亲一边教我念这首诗,一边一字一句地解释给我听。我虽似懂非懂,却也入耳入心,这诗就一知半解地植根在我幼小的心里。

母亲裹粽子的“扎绳”也很特殊,不用棕叶,而是选用糯稻的秆子,因为糯稻比普通稻子的植株要高出许多,故建瓯人也称其为“长脚米”。母亲先将稻秆用清水洗净,再将少许的食用碱倒入水里浸泡一宿,母亲说这样做能使稻秆更有韧性还杀菌。母亲将包好的粽子用稻秆一扎,猛力一抽,就完成了。每个粽子都是一件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虽说里头并没有特别的佐料,但只要你一看见它,就会想咬上一口。

母亲总是想方设法逗孩子们乐,再平常的事情也能生出意外的惊喜。每年端午节,母亲都要裹上一个粽中粽,就是粽子里头藏着一个小粽子,母亲将之称为喜粽,说是谁吃到了喜粽谁就能交到好运。害得我把每个粽子都拿来捏,捏来捏去,感觉每个都是喜粽,又感觉每个都不是喜粽,唯一的办法只有多吃几个碰运气,直到把肚皮撑得鼓鼓像西瓜,坐在一旁“呃呃呃”地打饱嗝,也没能吃到那喜粽,乐得全家人都笑弯了腰。

终于在我上小学三年级那一年的端午节里,第一次尝到了吃到喜粽的喜悦。说来也巧,那一年我的运气果然好,一学年下来就领回了两张奖状。母亲为了鼓励我,背地里赏了我两块光饼吃,几十年来我始终保守着这个秘密,若让兄弟姐妹知道这件事,断要说母亲又偏心眼。

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个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记忆的闸门就会自动开启,母亲裹粽子的情景历历在目,我好似又回到童年,吃到喜粽……(黄世谦)


工信部备案:闽ICP备11000078号-1 闽公安网备 35042102000103号
中共明溪县委宣传部主办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雪峰镇民主路9号
邮政编码:36520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8-8755992 举报邮箱:zgmxzx@163.com
投稿及网民意见收集邮箱:zgmxzx@163.com
明溪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